大约有 112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55秒)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国务院新规划中被强调

近日,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引导创新主体行为,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内医院互联网市场分析

医疗行业的范畴巨大,包括医院、医生、患者、医药企业、医保、公共卫生等等,本文只探讨作为医疗行业重要的主体组织之一--医院,对这场互联网革命的反应如何?推动其互联网化的主要力量有哪些?负作用力有哪些?

太原:多方给力“百院兴医”快步走

今年起,太原市开始实施“百院兴医”工程,确定一期工程25个新改扩建卫生项目,截至11月27日,已有6个项目投入使用,7个项目主体完工,4个项目开工建设,8个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昆明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办好1至2所县级医院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每个县发展2所以上规模民营医院。

“十二五”国内新增医械产值2000亿 引各路资本关注

...绩的外因。基层医疗机构正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消费主体,农村地区的常规医疗器械需求也将快速释放。根据科技部2012年的规划意见,“十二五”期间国内新增医疗器械产值预计达2000亿元。政策层面上,强化创新引导、加...

天通苑首个三甲医院2年后开业 将服务50万居民

...天通苑首个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北京清华医院医疗大楼主体结构封顶。据了解,该院将在2014年正式开业,服务地区50万居民。清华医院建成后,将向周边社区医院开放预约挂号权限,建立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绿色通道”,...

我国药企如何抓住仿制药市场

...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仿制药都是市场的主体,仿制药市场的增长将快于原研药市场。对于中国制药企业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就是仿制药,如何抓住仿制药品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是国内制药企业的新挑战。

美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来龙去脉

...都是国家通过税收,垄断医疗,成为唯一支付医疗费用的主体(single payer),这样所有公民无一例外,都平等地纳入国家医疗体系。

医疗器械出口:外企医械是“发动机”

...世界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活跃的一个工业门类,就出口主体而言,跨国巨头以我国为生产和加工基地辐射全球市场带动了高技术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的出口,国内众多民营企业则以中小型设备、医用敷料和耗材见长,成为该类...

医改量化投入明显 让民众感受温暖

...进迅速,初步形成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为“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

手机定位救死扶伤

“999”急救呼叫应用了手机定位,能快速定位报警人的准确位置,从而为患者的救助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但是,企业主体投入产出不对等等问题,可能会使得这一应用难以普及。

陈竺:鼓励居民健康卡一卡多能

...及开放性,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与市民卡、金融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区域覆盖——推行临床路径的策略创新

“临床路径”不仅是新医改热点,更是公立医院改革必须突破的重点。在“从医院到医院”的主体推进策略之外,浙江省台州市推行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运作的主体是强化“区域覆盖”策略。

北大国际医院主体结构完工 明年底将正式运营

日前,京城最大社会资本医院——北大国际医院的主体结构已完工,医院预计于2012年底正式运营。

中国医疗保险信息化在路上

医疗保险系统建设涉及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卫生部门等多方主体,是受重视程度和实施难度都很高的一个课题。

全科医生成热门 多点执业是趋势

...或兼职工作,也可以开办诊所。以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医改脱轨,孰之过?

...上公平合理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但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公立医院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而以建房子、买设备为代表的增量改革却进展较快。

医药物流新时代:龙头领跑 “小将”被并购增速

...化和国际化经营之路,形成以全国性、区域性骨干企业为主体的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体系,通过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药品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立,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药品流通枢纽。

医疗信息共享:上海“申康”模式先行

申康中心是按照上海市政府的办医要求,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是市级医院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和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有人称之为上海市“医改国资委”,从建立开始,就肩负医改管办分开的职责。

提高产品产业化效率 医疗仪器研发的三个层次

...工程、第三是临床。这三个层次的区别在于:首先是研发主体不同,方法研发体现了战略需求,基础研究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基础应用研究是有明确指向的,这一明确指向体现了国家战略需求。

分页: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