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1,296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81秒)

广州3亿元启动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

...始,连续3年每年投1亿元,总投资3个亿,力求在部分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临床诊疗新技术和药物临床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推进部分临床技术、生物医药成果实现产业化。

内蒙古旗县级以上医院将推行多种模式支付方式

2014年内蒙古将推行支付方式改革,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以推行总额预付为主,同时开展按床日付费、单病种付费以及参照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支付方式改革。

佳木斯现2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 已隔离救治

记者从佳木斯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获悉,该市有2名急诊患者(为夫妻关系)因高烧4天、咳嗽咳痰等症状就医,经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为甲型H1N1病毒阳性。

  • 时间: 2014/02/11

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搭建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

...将针对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开展防治新药的研发及技术平台的建设。

科技创新下力气 北京医疗上台阶

2013年,是北京市的医疗卫生科技界的井喷之年。无论在重大疾病的诊疗攻关,还是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或是在临床研究的特色方向,都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显示出医疗科研创新实力的跃升幅度。

苹果推眼球扫描技术 广招医疗传感器专家

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会对Sano感兴趣。想象一下,能分析血液的iWatch智能手表将极大改善糖尿病或其他疾病病人的生活。外加苹果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医疗和健康监测设备将像iPod和iPad那样成为主流。

新技术帮助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

...在耗时较长、实施困难等问题,导致患者疏于血糖监测,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管理。

世卫达沃斯谏言:为何社区医疗至关重要

...,社区医疗可以提供更有效、更便宜的医疗保障,在预防疾病特别是非传染性疾病方面也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基层慢病管理项目启动

...师协会承办的2014年医疗服务标准宣贯项目(基层医院慢性疾病管理)启动会举行。据介绍,今年,该项目预计将覆盖3万余名基层临床医疗工作者。

阿拉善盟出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新规

为切实帮助解决城乡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的医疗困难,日前,我盟正式出台《阿拉善盟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卫计委:医生、警察感染艾滋病纳入职业病

...膜)损伤、冻伤等分别被纳入职业性皮肤病、耳鼻喉口腔疾病等分类当中。\"

  • 时间: 2014/01/09

老龄化促进日本广推家庭移动医疗护理

随着日本高龄化问题的突出,医疗机构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一方面需要医疗护理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逐年递增,一方面医疗机构面对着保证医疗质量和扩大医疗能力的取舍难题。

佛山: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建设智能卫生

...民提供六有一共享数字健康服务;率先实时动态监测居民疾病症状。借助这些探索,佛山市的卫生信息化在平台的指挥下实现了融合,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市民服务提供一整套的管理和服务。

北京市医管所BJ-DRGs临床论证工作顺利完成

...、手术、操作术语进行补充、修改和删除;根据是否体现疾病复杂程度和治疗手段难易程度的一致性,对DRGs分组及其每组 DRGs的诊断、手术、操作术语在该组内是否适宜进行增补与调整。

印尼新医保计划正式实施 医保覆盖率将达72%

新医保计划覆盖的疾病种类范围更广泛,包括从普通流感到心脏手术、癌症等病症。受保人每月须支付工资的2%,企业支付3%。穷人将享受政府的补助。私人保险公司也可以参与到新医保计划中。

研究称人体呼出气体独一无二 可诊断疾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4日的报道,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在呼吸时呼出的化合物和人类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医生甚至可以根据这些化合物来诊断疾病(如癌症)。

广州投1500万为困难群众买大病商业医疗保险

从本月12日起,广州市正式启动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广州市通过政府投入资金、购买商业保险机构专业服务方式,在已有的社会医疗保险和政府医疗救助基础上,对11类困难群众给予重大疾病补充医疗救助。

卫计委:疾控工作要由疾病管理转向健康管理

12月24日,卫计委副主任徐科表示,顺应国际公共卫生发展的趋势,结合实际情况,中国的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促进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

从FitBits到临床研究:大数据会如何改变医药行业

弄清楚如何利用数据将如何改变这些数据对疾病或保健的意义?我们应如何改变医疗系统的运作方式,才能使大数据方式行之有效?让我们来细数一下。

厦门大学公卫学院联手智业成立健康管理研究中心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疾病经济负担严重,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这些严峻形势下,健康管理的实施显得破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