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 463 项符合查询结果。 (搜索耗时:0.0072秒)

2006~2009年卫生医疗的新“中国模式”

药物领域。新的中国模式最大特色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并通过各种措施规定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实施药品零差价制度,对用药安全列入重点发展领域。

医疗信息化破解“看病难”

近年来,广东整合卫生、科技、通讯、财政等社会资源,以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创新医疗卫生保障方式,在破解人民群众“看病难”方面大胆探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医疗保障万无一失

针对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做出全面的动员和部署,要求各地按计划积极推进,抓好落实。 卫生部对内地6个奥运会赛事举办城市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并与北京市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实战模拟...

血液安全 人命关天

...市血液的合理调配,为抗震救灾和保障奥运期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用血做出贡献。

国庆60周年医疗卫生保障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领导向先进单位颁发奖牌2009年10月31日下午,北京市卫生局在京西宾馆隆重召开国庆60周年医疗卫生保障总结表彰大会。

湖南医保向社区倾斜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日前决定,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在全省每个市州各选择一个市辖区启动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锐珂的社会责任

农村医疗让广大的农民兄弟方便就医,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医疗企业的责任。农村医疗信息化减轻医疗机构工作量,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农民的看病成本。

医疗健康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

医疗健康是卫生医疗中的重要保障医疗健康对看病贵的问题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医疗健康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深受医院和患者好评和欢迎。

国家要求今年30%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新医改吹响了医疗信息化的“集结号”

新医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

顺义医院信息化启示:电子病历破孤岛迷局

信息化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医疗卫生行业改革。而新医改方案的公布,信息化成为八大保障体系之一,则是标志着信息化将在这一巨大的推动力下,进入更加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各用其长 IT优化配置

在新医改方案中,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两个重点内容。

新医改方案出台历程

2006年8月17日,工作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了第一阶段工作将分为管理和运行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医疗保障体制和药品市场监管四个专题研究组开展工作

内蒙启动医改试点工作

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今年,内蒙古卫生厅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的同时

江苏全面启动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江苏省将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共建统筹城乡卫生发展试验区

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

新医改对信息化寄予厚望 制度才是关键所在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工作安排》包含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等10项任务。新医改中体制改革终于有了进一步推进的...

新医改方案出台历程

2006年8月17日,工作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了第一阶段工作将分为管理和运行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医疗保障体制和药品市场监管四个专题研究组开展工作。

“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 政府与市场要撇清

作为新医改方案的主体框架,“四梁”指的是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八柱”指的是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

我国今后三年将推行医保异地结算

医保能否跨地区报销?针对许多人的这一期待,7日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我国将改进医疗保障服务,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